张家和律师,蚌埠工程合同律师,现执业于安徽张家和律师事务所,法律专业知识扎实,办案认真负责,能够准确把握案件法律关系的重点;为人和善,能与当事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具有丰富的法律操作实践经历,赢得了广大委托人的信任,秉着“做点实事,帮人排忧解难”、“不求高风亮节,但求问心无愧”的执业理念,专注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
1、工程量大、劳动繁重
在场地平整和大型基坑开挖中土石方工程量往往可达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立方米以上因此合理选择土方机械、组织机械化施工对于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施工条件复杂
土石方工程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土、石又是一种天然物质种类繁多成分较为复杂施工中直接受到地区、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地面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进行土石方工程施工还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应做好调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二、土方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
土方开挖与运输
1、开挖原则:开挖前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设置好控制点。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
2、 浅基坑开挖: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一分层开挖一排降水一修坡一整平一留足预留土层等。
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
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浸入基坑周边土体。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深基坑开挖
1、土方开挖顺序,必须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严格一致。
2、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3、放坡开挖是最经济的挖土方案。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开挖。
4、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大型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形式为角撑、环梁式或边桁架式,中间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此时可利用中间的土墩作为支点搭设栈桥。挖土机可利用栈桥下到基坑挖土,运土的汽车亦可利用栈桥进入基坑运土。优点:可以加快挖土和运土的速度。缺点:由于首先挖去基坑四周的土,支护结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显著,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
5、盆式挖土是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周围四边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优点: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交形。缺点: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需集中提升后装车外运。
6、当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开挖土体大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合理的人工降水措施,降水时应经常注意观察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有无下沉和变形。
7、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进行检查。
土方回填与压实作业
1、土料要求与含水量控制: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不能选用淤泥、淤泥质土、膨胀土、有机质大于8%的土、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含水量不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填方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当填料为碎石类土时,碾压前应充分洒水湿透,以提高压实效果。
2、基底处理
清除基底上的垃圾、草皮、树根、杂物,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种植土,将基底充分夯实和碾压密实。
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当填土场地地面陡于1/5时,应先将斜坡挖成阶梯形,阶高0. 2~0.3m,阶宽大于1m,然后分层填土,以剩结合和防止滑动。
土方填筑与压实
1、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确定。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小于lOm时,可采用1:1.5;超过lO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1:1.5,下部采用1:1.75。
2、填土应从场地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
3、填方应在相对两侧或周围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
4、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λc表示。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干土密度Pd与最大干土密度Pdmax。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Pdmax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的。填土应控制土的压实系数λc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主要包括工程量大、劳动繁重、施工复杂这三大特点。土方工程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开挖与运输、深基坑开挖、土方回填与压实作业、土方填筑与压实这四大方面的内容。土方工程是一项及其复杂的工程,了解土方工程的施工特点及主要施工内容十分重要,若在实践中处理不当不仅会延误整个工程进展,还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如果您还想了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家对于住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见,然而大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都还是不甚了解。那么下面就让为您介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1、总则
1.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坚持自主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1.0.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实行项目经理制,不断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1.0.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除应遵循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建设工程项目
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工程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考核评价等。简称为项目。
2.0.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按招标文件或合同中约定、具有项目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合同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简称为发包人。
2.0.4 项目承包人
承 包 人 将 其 承 包 合 同 中 所 约 定 工 作 的 一 部 分 发 包 给 具 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简称为分包。
2.0.7 项目范围管理
对合同中约定的项目工作范围进行的定义、计划、控制和变更等活动。
2.0.8 项 目 管 理 目 标 责 任 书
企 业 的 管 理 层 与 项 目 经 理 部 签 订 的 明 确 项 目 经 理 部 应 达到的成本、质量、工期、安全和环境等管理目标及其承担的,并作为项目完成后考核评价依据的文件。
2.0.9 项目管理组织
实施或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人员及设施的集合。包括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简称为组织。
3、项目范围管理
3.1 一般规定
3.1.1 项目范围管理应以确定并完成项目目标为根本目的,通过明确项目有关各方的职责界限,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3.1.2 项目范围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为完成项目所必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工作。
3.1.3 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应包括项目范围的确定、项目结构分析、项目范围控制等。
3.2 项目范围确定
3.2.1 项目实施前,组织应明确界定项目的范围,提出项目范围说明文件,作为进行项目设计、计划、实施和评价的依据。
3.2.2 确定项目范围应主要依据下列资料:
1 项目目标的定义或范围说明文件。2 环境条件调查资料。3 项目的限制条件和制约因素。4 同类项目的相关资料。
3.2.3 在项目的计划文件、设计文件、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应包括对工程项目范围的说明。
3.3 项目结构分析
3.3.1 组织应根据项目范围说明文件进行项目的结构分析。项目结构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分解。2 工作单元定义。3 工作界面分析。
3.3.2 项目应逐层分解至工作单元,形成树形结构图或项目工作任务表,进行编码。
3.3.3 项目分解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完整,不重复,不遗漏。2 一个工作单元只能从属于一个上层单元。
3 每个工作单元应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者,工作单元之间的界面应清晰。4 项目分解应有利于项目实施和管理,便于考核评价。
3.3.4 工作单元应是分解结果的最小单位,便于落实职责、实
施、核算和信息收集等工作。
3.3.5 工作界面分析应达到下列要求:
1 工作单元之间的接口合理,必要时应对工作界面进行书面说明。
2 在项目的设计、计划和实施中,注意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制约。
3 在项目的实施中应注意变更对界面的影响。
3.4 项目范围控制
3.4.1 组织应严格按照项目的范围和项目分解结构文件进行项目的范围控制。
3.4.2 组织在项目范围控制中,应跟踪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建立文档。
3.4.3 组织在进行项目范围控制中,应判断工作范围有无变化,对范围的变更和影响进行分析与处理。
3.4.4 项目范围变更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项目范围变更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2 范围变更后应调整相关的计划。
3 组织对 重大的项目范围变更,应提出影响报告。
3.4.5 在项目的结束阶段,应验证项目范围,检查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是否完成和交付成果是否完备。
3.4.6 项目结束后,组织应对项目范围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4、项目管理规划
4.1 一般规定
4.1.1 项目管理规划作为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
4.2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4.2.1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项目管理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宏观性的指导文件。
4.3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4.3.1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对项目管理规划大纲进行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5、项目管理组织
5.1 一般规定
5.1.1 项目管理组织的建立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组织结构科学合理。
2 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制度。
3 组织成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
4 保持相对稳定,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2 项目经理部
5.2.1 项目经理部是组织设置的项目管理机构,承担项目实施的管理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全面。
5.3 项目团队建设
5.3.1 项目组织应树立项目团队意识,并满足下列要求:
1 围绕项目目标而形成和谐一致、高效运行的项目团队。
2 建立协同工作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
3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各方共享的信息工作平台,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和有效地传递。
6、项目经理制
6.1 一般规定
6.1.1 项目经理制应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是评价项目经理绩效的依据。
6.1.2 项目经理制的核心是项目经理承担实现项目管理目标书确定的。
6.1.3 项目经理与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建设中应严格遵守和实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目标全面实现。
7、项目合同管理
7.1 一般规定
7.1.1 组织应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应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
7.1.2 合同管理应包括合同的订立、实施、控制和综合评价等工作。
7.1.3 承包人的合同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1 合同评审。
2 合同订立。
3 合同实施计划。
4 合同实施控制。
5 合同综合评价。
6 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除了以上内容还包括:项目进度管理、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项目环境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资源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等规范本文就不一一赘述。相信铜鼓在上文中的部分内容介绍,大家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从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的总结都有涉及。